誠實 正直 積極 團隊 創新

專業的服務 優質的產品 迅速的交期競爭力的價格

服務熱線:

13260545527

新聞動態

news

13260545527

立即咨詢

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關系

發布時間:2022-09-01 14:23:10 瀏覽次數:257次

       很多企業在“工業4.0、智能制造、互聯網+”等概念滿天飛的環境下迷失了方向,不知該如何下手。其實,智能制造也好,智能工廠也好,都有自己的實施條件和路徑,沒有捷徑可走,行業不同、企業不同,道路都會不同。

       一般來講,以下十個路徑方向是中國工業從制造邁向智造的必經之路,只不過對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來說,由于市場需求模式不同、產品工藝不同、管理基礎不同等,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,但總能從中找出幾條通往智能制造的可行之路。

1、精益化

       精益生產,最早就是面向多品種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而設計的,其兩大支柱就是“準時化”與“智能自動化”。

       至今為止,精益已經演變為一種涉及營銷、研發、供應鏈、生產、流程乃至創業的全價值鏈的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,帶動了全球產業的轉型,從制造業到服務業,她所追求的“創造價值消除浪費”的思想、方法和工具促進了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,獲得質量、效率和反應速度的快速提升。

2、標準化

       標準化是自動化的基礎,也是智能制造的前提。

       國內企業感嘆汽車行業的自動化程度之高,為何汽車這么復雜的產品都可以,而家電這種簡單產品卻不行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標準化。

28.jpg

3、模塊化

       汽車和電腦是最早實現模塊化的行業,從模塊化設計、模塊化采購到模塊化生產,模塊化也是智能制造能否實現低成本滿足個性化消費的關鍵所在。如果一旦實現,真正意義上個性化的產品將成為可能,比如手機,每個人的手機都可以獨一無二,人們可以像拼裝積木一樣任意組合自己中意的手機。

       模塊化降低了從設計、采購到生產的復雜程度,標準化的接口和連接方式增加了通用性,降低了制造成本與周期,自動化生產、物流與信息溝通更加容易實現。如以前每個手機品牌的充電器都不同,一換手機全都扔掉,造成很大浪費,現在有了改進。

4、自動化

       自動化是智能制造中談論得最多的,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形象地把其稱之為“機器換人”,也做了不斷的嘗試,有成功也有失敗。

       企業可以通過自主創新,將原來原材料處理的離散型加工方式進行集成,把原來獨立的工序通過自動化生產線連接在一起,實行精益式的連續生產,消除了中間環節的上下料、儲存和搬運,生產速度和生產效率將提高。

本文出自對鉤網


国产AV麻豆天堂亚洲国产AV刚刚碰_国产福利男女视频_亚洲AV秘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